经历转型阵痛期,逸仙电商如何走出营收困境?
2025.03.03    
分享至:
新闻简介:已连续五年出现亏损

2月25日晚间,逸仙电商(NYSE:YSG )发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图片

财报显示,第四季度,公司实现净营收为11.5亿元,同比增长7.1%。净亏损3.788亿元,同比收窄23.4%;非GAAP准则下净收入为1.070亿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9370万元。

2024年全年,逸仙电商实现净营收33.93亿元,同比下滑0.6%。净亏损7.102亿元,同比收窄5.3%。非GAAP准则下,公司净亏损为1.282亿元,较2023年收窄56.7%。

逸仙电商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总净营收将达7.888亿元-8.662亿元,同比增长约2%~12%。

数据显示,2020年-2024年,逸仙电商净利润分别亏损26.88亿元、15.47亿元、8.21亿元、7.5亿元和7.1亿元。所以这也就是说自上市以来,已连续五年出现亏损。


01.

后流量时代

新五年计划何时迎来拐点


早在2022年,逸仙电商创始人黄锦峰便提出了“新五年转型计划”。公司不断补齐“研发”短板,并加大力度拓展护肤业务,以寻找第二增长曲线。3年期间,尽管逸仙电商在2024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扭转颓势,包括缩减营销费用、优化产品结构、通过并购缩短品牌培育周期等,但收效甚微。

不过对于业绩困局,逸仙电商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锦峰表示:“在化妆品行业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公司业绩依然实现稳健发展。这充分证明了我们在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和成本优化等方面的战略举措取得阶段性成功。未来,我们将满怀信心,深化战略转型,全力推动业绩实现可持续增长。”

图片

有分析认为,逸仙电商的成功主要依靠早期小红书社区KOL带来的高曝光度和产品低价。然而,随着网络环境变换,KOL影响力削弱,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上升,价格敏感度降低,逸仙电商上述的优势便不复存在。

逸仙电商需要在新的环境下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


02.

烧钱换市场之后

逸仙如何重新赢得市场和资本的信心


依靠巨额销售费用,逸仙电商曾凭借“烧钱换市场”的策略快速抢占市场份额。但是后流量时代,美妆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消费者的注意力逐渐被分散,传统的粗放式流量获取已经不再有效。

逸仙如何破局?

从模式上来看,逸仙电商想要摆脱此前过度依赖彩妆业务版块的模式,加码护肤业务,以寻找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图片

据统计,逸仙电商已收购的高端品牌包括Galénic科兰黎、DR.WU(其中国大陆业务)、英国护肤品牌Eve Lom,使得自己的产品矩阵延伸至护肤品类。

但是在2024年,逸仙电商的护肤品业务表现一般。财报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护肤品牌的总净收入为5.548亿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期持平;2024 年全年护肤品牌的总净收入从上年同期的13.8亿元人民币增长0.7%至13.9亿元人民币(1.909 亿美元)。

从品牌内核上,虽然逸仙一直强调要逐渐从“重营销”转向“重研发”,向“科技美妆”的道路上转型,但是数据显示,2024 年第四季度的研发费用为 2630 万元人民币(36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为 3690 万元人民币。逸仙电商解释称公司努力将研发费用保持在相对于总净收入的合理水平。

东耳观点:曾经,逸仙电商旗下第一大品牌——完美日记,凭借“大牌同源”的代工厂生产模式深入人心,通过强调“极致性价比”和“大牌平替”等特性迅速走红。但是目前逸仙电商在没有完全扭转品牌影响和品牌DNA之前,已经大跨步向高端化迈进,相关彩妆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但是其相关研发投入和研究成果来看,难以说服消费者为其高定价产品买单。

目前来看,从营销渠道转向“产品驱动”,逸仙电商还将经历一段阵痛期。


【版权提示】

东耳文传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614638114@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美美与共 东耳文传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永康街697号

邮箱:mucheng2009@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东耳(金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CP备12027953号-5

  • 微信公众号
  • 东耳头条号
关注我们:
  • 首页
  • 联系电话
  • 返回顶部
  • 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