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的影响,化妆品企业普遍遭受了2022年上半年的原料断供、短缺、成本上升等多重打击。
化妆品行业原料是精细化学品,大部分来自国外,受疫情、战争、贸易壁垒等影响,原料运输困难,价格上涨等问题不断,在国家提出经济内循环的号召下,考虑到供应的可持续性,化妆品原料也将成为其中的一环,最近原料圈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01. 原料被掉包
品牌创始人澄清回应
近日有行业人士爆料,有几家新锐品牌被原料代理商坑了,用国产原料掉包了海外的原料。与此同时,小红书等社媒平台,关于“假货HPR”、“优时颜原料”、“HPR翻车”等内容都受到了颇高的关注度。
为了平息舆论,昨日(11月17日)优时颜创始人杜乐在小红书平台上亲自发文,针对近期消费者的疑问,进行了详细解答,要点如下:
1、目前优时颜的黑引力精华以及黑引力精华PRO进阶版目前都是国产供应商原料。
2、2021年1月上市的黑引力精华确实使用的是来自格兰特的精华,但是后面因为国际供应商的交货周期不稳定,且格兰特提供的原料是溶液无法应用,所以开始进行国产其他供应商的筛选。
3、经过多方验证,比对之后,国内的供应商提供的HPR原料可以比较甚至优于进口原料。
02. 鉴别短板下
新锐只能哑巴吃黄连?
在杜乐回应之后,当大家都认为被掉包一说只是“误会”之后,美妆KOLBenny的一番言论,又将此事件带向了另一风口。
视频中他提到,但凡用到HPR成分的国产品牌,其所用的HPR一定是从上述中国总代购买,而该代理商到底在什么时候掉包,以及掉包了多少,只有它和格兰特母公司清楚。
“从这个总代购买HPR的国产品牌,没有办法证明自己购买的HPR到底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因为国产和进口的差距比较微弱(国产相比进口多一些杂质),将两者混在一起后是无法查出的,但是两者差价10倍有余,这也意味着国产品牌用买进口原料的钱,最终买了国产原料。”Benny补充道。
更为关键的是,董子初表示,品牌是无法通过技术手段判断自己使用的HPR原料到底有没有问题,“品牌大概率只能哑巴吃黄连,宁愿说是换成国产的,也不敢公示说原料上出问题,因为品牌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原料出现问题,没有办法解释。”
而此次事件的发生从侧面也反映出了目前新锐在研发方面存在困境。某行业人士也有表示,原料的质量更多是依靠原料商的自律,这也是多数品牌选大厂原料和依靠进口原料的原因。而至于分辨原料的能力,这具体要看品牌的产品和研发能力,是否有实力检测原料的好坏。
“一般原料在进大型代工厂时会有一个检测环节,品牌一定要加强原料开发端的把控,不能都交给ODM工厂。像欧莱雅以前会设置原料部门,对引进的新原料进行系统性的检测与分析,相对来说很多新锐品牌就没有人力和时间成本去做这个工作。”
因为在研发环节没有自主权,大多数新锐品牌在供应链上会交很多“学费”。单回顾这个事件发现其根本原因还是在原创力方面,中国化妆品行业缺乏具有独创技术的化妆品原料。
同时存在原料品种相对局限、缺乏相关基础研究,缺乏原创原料等问题。尤其是原创原料方面,国内大部分化妆品原料公司以复制和生产为主,缺乏独立开发新原料的能力,造成原料种类局限性,功效原料的红利期,越来越短。
东耳观点:国外化妆品原料测试的体系相对完备,一般全球化的原料生产企业都配备有原料安全性、功效性、稳定性检测的各类仪器;精密先进的测试仪器加上健全的测试方法,更耐心,更全面,能为化妆品生产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各类资料,使用起来更放心。
而中国原料生产企业在生产和研发原料时,相比于国外原料生产企业可提供的丰富检测资料,检测指标很少。无外乎,一方面是确实还缺乏核心技术,另一方面是规范,认真的态度和耐心。
东耳文传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614638114@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