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美妆巨头巴黎欧莱雅的动向连传,3月12日,欧莱雅在检测La Roche-Posay理肤泉品牌Effaclar Duo清痘净肤双重调理乳时发现了微量的苯。由于担心产品可能受到苯的污染,欧莱雅已在美国召回其所有批次的Effaclar Duo。
同时,据36氪消息,欧莱雅宣布理肤泉中国品牌总经理(General Manager)孟颖琪为巴黎欧莱雅中国品牌总经理,该任命将于2025年4月1日正式生效。
前有召回,后有任命,在海外负面消息频传后,新的人事任命能带领巴黎欧莱雅走得更好吗?
01.
二次陷入“苯”超标风波
旗下品牌曾上年度企业黑榜
据了解,欧莱雅检测到某批次产品中有微量污染物,并在给彭博社的声明中表示:“我们已与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紧密合作,主动决定从零售商处撤回现有配方的Effaclar Duo的剩余库存。
欧莱雅中国方面回应,本次主动召回仅限美国和加拿大市场。该含有过氧苯甲酰(BPO)的祛痘产品,仅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销售,不涉及中国市场。
这并非欧莱雅首次陷入苯超标风波,2024年3月,美国独立实验室Valisure检测了99种含过氧苯甲酰的产品,包括在主要零售商和通过处方销售的面霜、乳液、凝胶和洗剂等,发现苯超标的产品多达66种。包括理肤泉、Clearasil、露得清和倩碧等。
在今年1月,有外媒报道称,“自2024年3月Valisure实验室发布检测报告以来,至少已有六起针对欧莱雅的集体诉讼,而这些诉讼均是因为欧莱雅旗下品牌CeraVe适乐肤的某款痤疮产品。”
资料显示,过氧苯甲酰是汽油和烟草烟雾的天然成分,过量可导致白血病,在护肤品中用于对抗痤疮。然而,在特定条件下,它可能分解形成苯,苯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可能引发癌症。
该成分在国内已被禁用多年。根据国家药监局2021年5月修订的《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过氧苯甲酰被禁止使用。
据记者查询,目前理肤泉在国内售卖的“理肤泉清痘多重调理精华乳”中不含过氧化苯甲酰,在其天猫旗舰店历史成交达7万+单。
此外,在黑猫投诉平台3月3日发布2024年度企业红黑榜中,欧莱雅旗下的3CE和修丽可进入美妆领域黑榜前五榜单中。3CE因眼影盘破损发霉且售后推诿,累计投诉659件,回复率仅17.6%;修丽可则因其主打的“抗氧瓶”效果与实际宣传不符,被投诉的声音愈加高涨。
02.
再次回归巴黎欧莱雅
或重振大众化妆品部
公开资料显示,孟颖琪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告系,以管培生的身份于2009年加入欧莱雅中国,一开始负责植村秀品牌的客户管理、网络推广和销售等工作。之后,孟颖琪调到巴黎欧莱雅的染发团队,后接续负责该品牌的护肤和彩妆品类的市场推广。
2022年3月,孟颖琪从巴黎欧莱雅品牌业务总监离职,担任理肤泉中国品牌总监。2023年,欧莱雅将活性健康化妆品部(Active Cosmetics Division)更名为皮肤科学美容事业部(Dermatological Beauty Division),理肤泉为该部门主要营收品牌,年营收超过10亿欧元。
欧莱雅在最新公布的2024全年财报中表示,“理肤泉引领增长,在Mela B3精华的推动下,品牌已取代CeraVe适乐肤成为全球所有渠道的第三大护肤品牌。”并着重提出,孟颖琪带领理肤泉团队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强化了标志性的B5修护系列产品,使B5修护霜和面膜成为公司最畅销的招新产品之一。
从欧莱雅中国总体业绩来看,2024年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速由正转负,首次出现负增长,成为其唯一下滑的地区。
其中,大众化妆品部门在中国业务有所缩减,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中,欧莱雅集团多个中低端品牌退出中国市场,包括平价彩妆品牌NYX、纯净护肤品牌TAKAMI、面膜品牌美即等。
而皮肤科学美容部已成为欧莱雅集团发展迅猛的事业部之一,也是中国市场最为重要的增长引擎之一。此次孟颖琪的迁任,也被视为看中她的推广能力。
东耳观点:近年来,中国本土国货美妆品牌发展迅猛,曾经盘踞市场头部的国际品牌开始退居,巴黎欧莱雅已连续两年落后于国货品牌珀莱雅,加上欧莱雅中国市场时隔14年首次下滑,可以想象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压力倍增。换帅之后,巴黎欧莱雅是否能重新焕发容光,静待市场验证。
东耳文传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614638114@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