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连降6年
往日“现金牛”如何自救
屈臣氏,一度是李嘉诚商业帝国的“现金牛”。在最赚钱的时候,该品牌每天都为李嘉诚进账超4亿,为其港口、地产等其他商业板块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不过,屈臣氏在中国市场却正在遭遇寒冬——自2019年起,屈臣氏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的利润已连续6年下滑。2024年,其销售额同比下降18%,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更是骤降55%。
而在315期间,演员郭晓婷发文,直指自己购买的一次性内裤上疑似出现霉斑或污渍的异物,随后有网友指出,该款一次性内裤系屈臣氏旗下产品。也让品牌信誉受到严重冲击。
下沉三四线城市
小镇夫妻店迎来劲敌
近年来,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者逐渐成为美妆个护消费的主力军,对品质消费的需求日益旺盛。
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中国有66%的个人消费增量都将来自于下沉市场。可见,三线及以下城市消费者已逐渐成为美妆个护消费的主力军,对品质消费的需求日益旺盛。
屈臣氏今年加快三线及以下城市扩张步伐,今年计划开设的新店近一半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更将新进入100个县级市场。
不过当屈臣氏下沉到三四线城市之后,其需要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
1、BA推销的边界感如何把握。从目前的美妆集合店被肯定的几点来看没有随时尾随的BA可能是社恐们的福音。但线下门店充分发挥与消费者沟通的功能恐怕会被削弱,服务质量也是个问题。
有网友发帖吐槽,进入逛了一圈,导购们在看手机,谁也没空理我。而像县城化妆品店这种以熟人社交搭建起的沟通渠道,店长充分了解每个顾客的皮肤状况和彩妆需求的局面,几乎也不可能发生。
2、如何从性价比中杀出重围。脱胎于美妆杂货铺哎呀呀(Aiyaya)的名创优品依然掌握着十元线下流量的命门。在消费降级下,屈臣氏如何从其口中啃下市场份额,依然是个问题。
而面对即时零售这个业态,各大巨头也正在虎视眈眈。京东外卖自2月11日正式上线以来,目前已覆盖全国126个城市,入驻品质堂食餐厅门店数突破30万家。2025年,美团通过无人机+无人车组成的智能配送矩阵,将即时零售履约时效压缩至28分钟以内。抖音自2023年10月独立"小时达"入口后,其即时零售GMV在2023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速达166%。
即时零售的爆发也在倒逼传统零售商加速转型,山姆是现阶段前置仓赛道的“头号玩家”,还有沃尔玛中国,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后,沃尔玛小程序订单量同比增长120%。名创优品则在入股永辉后,于去年10月中旬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年内上线超800个闪电仓形态的“24H超级店”,全天候提供即时零售服务。
东耳观点:随着即时零售竞争升级,终局并非只能“你死我活”,而是共同做大生态。所以屈臣氏如果想要通过即时零售重回巅峰,需要围绕以下三个点展开角逐。首先是技术驱动。无人配送与AI调度是降本关键。第二是品类从“应急”到“全场景”。最后是下沉市场的“毛细血管”战。即时零售的快速崛起,得益于消费需求升级、技术驱动和全渠道零售的发展趋势。即时零售竞赛的本质,是消费场景的重构。
屈臣氏只有同时驾驭好“规模效应”与“精细化运营”,才能在这场战役中持续进化。
东耳文传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614638114@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