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APR的护肤和设备产品线集中在抗衰老、保湿和亮肤上,公司表示未来可能会扩展到健康护理领域。
APR的火爆起源于一段15秒的TikTok视频,在视频中卡戴珊家族小妹凯莉-詹娜(Kylie Jenner)将一款银色的光滑设备滑过自己的脸庞,并表示这款设备能够帮助肌肤更有效地吸收精华液。
随后这个名为Booster Pro的小工具的视频迅速走红,与此同时,它的制造公司APR公司也随之爆火。APR公司曾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首尔创业公司,但如今已成为韩国美容产业热潮的中心,而当探索APR为何成功的原因时,创始人金秉勋无疑是绕不开的关键性人物。
金秉勋的创业之路始于十多年前,他在加利福尼亚做交换生时,开始涉足移动应用开发,主导开发过一款约会APP,2014年金秉勋转型进入护肤领域,成立了APR公司,最初专注于化妆品业务。2021年,APR扩大业务,开始生产高科技面部护理设备。
随着全球对K-pop音乐和韩剧的兴趣上升,名人们开始在日常护理中亮相APR旗下旗舰品牌Medicube的产品。2023年底,海莉·比伯(Hailey Bieber)首次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使用Medicube凝胶面膜的内容,公司表示这并非公司安排的代言。
这一自发的关注为APR在2024年展开的全球推广活动铺平了道路,代言人包括凯莉·詹娜(Kylie Jenner)、肯达尔·詹娜(Kendall Jenner)和科洛·卡戴珊(Khloe Kardashian)。
从这个发展逻辑来看,APR的成功主要还是得益于以下两个方面:
1、创始人基因带来的市场颠覆与创新基因。
创始人的工科背景,所以当其切入美容赛道中,就以科技驱动产品差异化。Medicube AGE-R美容仪累计销量超400万台,搭载微电流技术,通过明星/KOL营销(如金喜善、IVE张元英)形成社交裂变,2025年Q2仪器部门营收901亿韩元(+32%)。爆款化妆品矩阵如“零毛孔棉片”销量破1000万片,PDRN安瓶等高技术成分产品拉动化妆品部门Q2营收暴增216.9%。
2、DTC与全域营销革新。
从成立初期即聚焦线上DTC模式,避免传统韩妆对免税店和线下渠道的路径依赖。通过TikTok网红带货、快闪店精准触达Z世代。
02.
此次APR市值超过爱茉莉和LG生活健康不仅是单点突破,更揭示了K-beauty几大维度的范式转移。
1、科技驱动 vs 渠道依赖
APR以美容仪器和功能性护肤品为核心,通过技术差异化打开市场。而爱茉莉太平洋长期依赖免税店和线下渠道,在渠道转型中滞后,导致LG生活健康等老牌企业利润暴跌70%。
此外借助K-pop和韩剧的全球影响力,快速渗透欧美市场,其海外营收占比达78%,美国更成为最大单一市场(占销售额29%)。反观爱茉莉太平洋,虽在美洲增长79%,但过度依赖亚洲市场,且中国战略调整缓慢。
2、深耕本土VS韩流借势
2025年上半年,APR在美国、日本营收分别暴涨236.3%和280.9%,而爱茉莉太平洋在华的微增主要源于低基数效应和收缩战略,实际增长乏力。 韩国本土成APR唯一下滑市场(-7.5%),但爱茉莉太平洋凭借高端线实现5.2%增长。这暴露APR的国际化程度更高,而老牌企业本土根基更深但转型僵化。
3、科技美容VS传统护肤
APR市值达8.75万亿韩元(约452亿人民币),超越爱茉莉太平洋(7.5万亿韩元),反映资本对“美容科技”概念的追捧。传统TOP3(LG、爱茉莉、爱敬)中,爱敬因业绩腰斩被APR挤出前三,且拟6000亿韩元卖身求生,中小企业的技术颠覆正在瓦解巨头垄断。
东耳观点:在未来APR需要平衡本土颓势,避免过度依赖单一爆品,并应对欧美市场竞争加剧。 韩妆产业的权力更迭印证了数字化与科技化浪潮下,“快鱼吃慢鱼”的竞争逻辑正取代传统巨头的地域护城河。而APR这样类型的DTC企业能否从“爆品公司”进化为“可持续生态”,将决定其能否真正重塑行业格局而非昙花一现。
东耳文传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614638114@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