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2024年度广州市化妆品专项抽检结果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此次对全市2066批次化妆品进行的专项抽检中,共有40批次产品被检出不符合规定,其中,昔日国货洗发水巨头霸王以及新兴儿童洗护品牌兔头妈妈均赫然在列,引发新一轮的产品信任危机。
11月6日,兔头妈妈品牌方率先发布公告,对抽检情况作出正式回应,强调涉事批次产品未流入市场,且已全部销毁。但此次事件,仍再次暴露洗护产品行业品控问题,为行业敲响全链条质量管控的警钟。
01.
洗护清洁品类不合格占比最高
菌落总数与卡松超标成通病
回顾《通告》的具体内容,此次专项抽检行动覆盖生产、流通等多环节,涉及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等日常洗护品类。
在40批次不合格产品中,防腐剂超标与微生物污染成为两大突出问题,而洗发护发和清洁沐浴类产品占比高达22.5%,跃居为细分市场中乱象最突出的品类之一。

抽检结果显示,兔头妈妈儿童蚕丝润护洗发水存在菌落总数超标问题,菌落总数检测值高达2.4×10⁴CFU/g,远超儿童化妆品≤500 CFU/g的限值要求。
而霸王黑芝麻柔亮洗发露则因防腐剂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和甲基异噻唑啉酮混合物(俗称“卡松”,下文以此简称)添加量超标,检测值达0.0089%(w/w),超出《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限值近5倍。
值得注意的是,菌落总数超标与卡松超标问题,不仅是兔头妈妈与霸王两则的个例问题,而是此次通报的洗护清洁产品的通病,侧面展现出行业整体所存在的生产监管问题。
除洗护清洁品类外,此次检出问题的普通护肤及其他类占比最高,同样占比22.5%,防晒类有8批次不合格,面膜类、烫发育发类分别有5批次不合格。
广州市监局表示,已对本地涉事企业启动查处程序,对外地生产企业则函告属地监管部门协同处置。
02.
兔头妈妈回应已整改
侧面反映儿童洗护安全问题
作为最受关注的当事人之一,兔头妈妈在11月6日发布公告主动回应此次事件,称涉事的6864瓶儿童洗发水系2024年4月于工厂仓库抽检发现,产品尚未出库即被全数封存,并于8月完成销毁。
对于产生问题的原因,品牌方归因于生产环节的微生物管控疏漏,并宣布实施三项整改措施,一是建立成品微生物专项监控体系,二是开展工厂质量管理系统年度审核,三是增加不定期全项抽检频次。

公开资料显示,兔头妈妈成立于2019年,凭借“分龄洗护”概念迅速打开儿童高端洗护市场,其产品单价普遍高于传统国货品牌,此次质量风波恰好暴露出新锐品牌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品控短板。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洗护领域近年来已成为行业竞争焦点,但相关标准却相对笼统。目前除菌落总数限值较成人产品更严格外,对防腐剂体系、表面活性剂配伍等关键技术指标尚未建立差异化规范,这给企业原料选用留下模糊空间。
有业内人士透露,菌落总数直接反映了产品的卫生状况,可能引发皮肤感染、过敏等问题,生产环节的漏洞,水源与生产环境控制不严、原料污染、配方体系防腐能力不足或失效、包装与后期污染,都会引发相关问题。
在此前提下,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可能简化杀菌工艺或延长原料库存周期,从而增加污染风险,而主打儿童洗护的品牌,也可能为迎合“温和”“天然”“无添加”等市场概念,在防腐体系上作了超出预计的“减法”,导致问题发生。
虽然兔头妈妈的回应是生产环节的微生物管控疏漏,但目前儿童洗护对于“温和”“无添加”的过分追求,同样可能导致更多安全问题发生,需要在产品生产环节中进一步加大关注。
03.
霸王超量添加卡松
或为压缩成本
相较于兔头妈妈的快速回应,截至截稿时间,霸王集团未就此次抽检结果公开表态,但有媒体表示,霸王官方旗舰店客服回应称,公司产品经国家化妆品注册备案和安全性评估,具有普通化妆品备案凭证,产品合法合规,抽检不合格的商品未在店铺内销售。
若客服回应内容属实,霸王此次涉事产品同样未流入市场,避免了造成更多影响,但其并未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作出回应。
常在洗护产品中呈现超标问题的“卡松”,是沿用多年的传统防腐剂,由于高效、广谱、且成本低廉,在许多老配方中长期使用,对于控制产品成本具有巨大吸引力,但由于强大的生物活性,它对皮肤的刺激性也强,易致敏,因此,《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为其设定了非常严格的限量(≤0.0015%),而这个安全浓度与其最低有效防腐浓度非常接近,在生产中,投料环节的微小误差、搅拌不均匀等都可能导致局部浓度超过限量。
但与之相对的是,若要更换为苯氧乙醇复合体系、对羟基苯乙酮等更安全、更温和的新型防腐剂,不仅需要重新进行配方开发和稳定性测试,还会显著增加原料成本,对于一些利润微薄、缺乏研发能力的企业而言,主动更换配方的动力不足,一些企业为了“确保”防腐效果,可能会抱有侥幸心理,略微提高添加量,从而轻易踩过安全红线。
公开信息显示,霸王集团在2022年就曾因卡松超标问题遭到处罚。有业内人士推测,其坚持使用高风险原料组合,或与压缩成本直接挂钩,此外,现行《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卡松的限量标准已实施八年,成熟品牌本应具备完善的内控流程,连续两次因同一问题违规,暴露出其在配方管理、原料检测等环节或存在系统性漏洞。
从市场表现看,霸王洗护发市场份额已从2010年的行业前三滑落至当前不足1%。这个曾通过成龙代言广告广为人知的国货品牌,正面临质量信任危机与经营压力的双重挑战。
财报数据显示,霸王集团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亿元,同比增长11%,但净利润亏损234.9万元,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细分财务数据显示,其销售成本增幅超过营收增速,贸易应收账款减值损失同比激增47倍,折射出渠道管控能力持续弱化。

在新老品牌夹击的市场环境下,霸王反复出现的质量问题或进一步削弱消费者信心,尤其在当前监管信息透明度大幅提升的背景下,每一次的不合格通报都将对品牌声誉造成持续性损害,严重影响未来发展。
此次事件中,无论是新锐品牌兔头妈妈还是老牌企业霸王,都需重新审视成本与质量的平衡问题,也为行业敲响了警钟:对企业而言,建立从原料溯源到出厂检验的全链条质控体系,已从竞争加分项转变为生存必修课。
东耳文传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614638114@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