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胶原蛋白会是门“好生意”吗?
2022.12.26    记者:NoNo
分享至:
新闻简介:它将成为下一个玻尿酸

12月19日,铜陵洁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洁雅股份”)发布公告,拟与江苏创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健医疗”)共同投资设立安徽洁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暂定)。

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拟为人民币 500万元,其中洁雅股份认缴出资 260 万元,认缴出资比例为 52%;创健医疗认缴出资 240万元,认缴出资比例为 48%,均为自有资金出资。

公告显示,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等。

1.jpg

01. 又一家上市公司

入局重组胶原蛋白

洁雅股份成立于1999年8月,是一家专注于湿巾类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专业制造商。从公告来看,本次共同投资是出于洁雅股份战略规划和经营发展需要,同时进一步完善该公司产业布局,开展医用敷料类相关产品的注册开发,为客户提供高技术壁垒的医用敷料类产品;

同时也按照医用敷料产品标准,将其拓展到功能性护肤领域,从而大大提升该公司已有化妆品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为后续给客户开发高端功能性护肤品提供强大技术支持。

此次合作对象创健医疗,是国内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佼佼者,该公司完成重组I、II、III、XVII型胶原蛋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此前,创健医疗还获得了资生堂中国的投资。


2.jpg

而重组胶原蛋白目前在美容行业最受关注的两大应用领域正是功能性化妆品与医用敷料。洁雅股份选择与创健医疗合作,无疑也是看中重组胶原蛋白的未来潜力。

02. 玻尿酸VS胶原蛋白

谁更胜一筹

玻尿酸和胶原蛋白是常用于美丽与健康领域的生物活性成分,透明质酸的主要特点是补水保湿的功效,而胶原蛋白的主要功效是皮肤修护和紧致抗皱,目前胶原蛋白可分为重组胶原蛋白和动物胶原蛋白。

根据公开数据可以看到,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消费者对功效的追求,胶原蛋白的功效性护肤品市场份额预计未来将会超过透明质酸功效性护肤品市场份额;同时在专业护肤品市场,重组胶原蛋白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动物胶原蛋白。

创健医疗CEO钱松认为:“从产业规模和体量来看,重组胶原蛋白是一定超越玻尿酸的。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重组胶原蛋白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胶原蛋白具有更加良好的理化特征,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会不断拓展,不仅是医美,还包括口腔、骨科、生殖等领域。从科学角度来看,重组胶原蛋白和玻尿酸是很好的组合,两种物质有着互补的优势,而不是替代。”


3.jpg

而就在不久前,透明质酸巨头华熙生物就在公布业绩说明会上回复其近年加大投入合成生物,胶原蛋白项目年底可以实现化妆品级的量产,并将胶原蛋白视为继透明质酸之后的第二大战略性生物活性物。

就在1个月前,巨子生物上市,“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诞生。据悉,巨子生物去年零售额高达60亿元,由此成为2021年中国第二大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公司。

不过,相较玻尿酸的高度产业化,目前重组胶原蛋白市场仍处于技术成本高,产业化规模仍较低的局面。据了解,巨子生物重组胶原蛋白年产能仅为10.88吨,而截止2021年年底,华熙生物整体玻尿酸产能已达470吨。

03. 群雄逐鹿

谁能攻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零售额统计,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的市场规模在迅速扩大,已从2017年的15亿元增至2022年的185亿元,预计将在2027年达到1083亿元。相应的,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在整个胶原蛋白产品市场中渗透率也将从目前的46.6%,2027年提升到62.3%。

相较于传统的动物源胶原蛋白,重组胶原蛋白具有生物活性及生物相容性更高、免疫原性更低等优势。

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指导原则》显示,重组胶原蛋白分为重组人胶原蛋白、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重组类胶原蛋白三类,其中重组人胶原蛋白安全性与功效性最佳,但难度也最大,而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则在生产难度与产品效果上更为友好。

目前,除巨子生物外,创尔生物、锦波生物均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上有所布局,江苏吴中子公司江苏吴中美学更是直接引进美国G公司的重组III型人胶原蛋白生物合成技术,并获得该技术的全球独家知识产权权利,以期实现弯道超车。

江苏吴中表示,现阶段,吴中美学主要聚焦重组胶原蛋白原料的研发层面,下一步,将重组胶原蛋白原料应用场景逐渐覆盖医药、组织工程、食品和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开发以重组胶原蛋白为核心原料的注射填充类产品、医用敷料、功效型护肤品和功能性食品等。

东耳观点:胶原蛋白(Collagen)作为一种功效蛋白质,在化妆品中起到抗皱、修护皮肤屏障、保湿等作用,在美容护肤和大健康领域都备受关注。以往胶原蛋白的来源主要以动物源为主,但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与进步,重组胶原蛋白问世,成为更优质、更有应用发展前景的新型胶原蛋白材料。

但同时,随着重组胶原蛋白的热度不断升温,也需要相应客观、清晰的规范和标准,来促进这个赛道持续向好延伸。

【版权提示】

东耳文传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614638114@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美美与共 东耳文传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永康街697号

邮箱:mucheng2009@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东耳(金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CP备12027953号-5

  • 微信公众号
  • 东耳头条号
关注我们:
  • 首页
  • 联系电话
  • 返回顶部
  • 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