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耳IN事:各大巨头发布财报/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迎来新标准
2023.02.13    来源:东耳整合
分享至:
新闻简介:潮流IN事 东耳传递

01

联合利华去年卖了4382亿

1.jpg

2月9日,联合利华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和年度报告。2022年联合利华营业额为60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382.37亿元),同比增长14.5%;营业利润为10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87.51亿元),同比增长23.6%;净利润为8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05.22亿元),同比增长24.9%。第四季度,联合利华也实现了11.4%的业绩增长,录得14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64.6亿元)。

可以看出,联合利华去年整体业绩表现明显好于市场平均水平。如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Alan Jope所言,“在充满挑战的宏观经济条件下,尽管材料成本急剧上升,但在十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2.92亿元)以上品牌的支持下,联合利华仍实现了强劲的业绩增长。”

02

科蒂6个月营收198亿

2.jpg

2月8日晚,科蒂发布2023财年上半年(2022年7月~12月)业绩报告。上半财年,科蒂净收入为29.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7.71亿元),同比略下滑1%;经调整后营业利润为5.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67亿元),同比增长17%。

不过,第二季度(2022年10月~12月)科蒂净收入出现了3%的下滑至15.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4亿元);经调整后营业利润为1.9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5亿元),同比增长11%。

虽然上一季度整体销售额下滑,且关键业务原料在整个行业内受到严重限制,但科蒂表示销售业绩仍超出了其预期。其中,外汇给科蒂带来了7%的负面影响,退出俄罗斯业务也给其带来了不利影响。

03

香精巨头IFF去年亏了90亿

3.jpg

2月8日晚,全球香料巨头国际香精香料公司(下称IFF)公布了第四季度和全年财务业绩。2022年IFF净销售额为124.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44.56亿元),同比增长7%;营业利润转盈为亏,共计亏损13.26亿元(约合人民币90亿元)。

2022年第四季度净销售额为28.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2.81亿元),同比下滑6%;营业利润为1.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3亿元),同比下滑39%。 

IFF首席执行官Frank Clyburn表示,IFF在充满挑战的运营环境中,仍取得了较为稳健的财务业绩,全年团队通过调整定价、提高生产力、优化投资组合等方式,在提高盈利能力的同时减少公司债务。

04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迎来新标准

4.jpg

2023年1月28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公告称,YY/T 1888-2023《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医疗器械行业标准(以下简称“行业标准”)已经审定通过,将于2023年7月20日正式实施。

此标准规定了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质量控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稳定性、生物学评价以及包装、运输和贮存等,为行业健康发展和产品质量可控提供了基本遵循原则。其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原创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产业即将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作为我国原创新型生物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受到消费者广泛认可,也吸引了众多资本和厂商的入局。火热市场的背后难免引发行业野蛮生长乱象。

为进一步规范市场,过去两年,国家药监局高度重视,先后颁布了多项行业标准及政策,以创新监管思路加快推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创新和成果转化,引领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05

上海某企业涉嫌传销被罚没超千万

5.jpg

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上海维娜化妆品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维娜)因“组织策划传销行为”被没收违法所得988.283945万元,罚款80万元,目前上海维娜具体违法事宜暂未公开。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江苏吴中曾有意收购维娜香港有限公司(下称维娜香港)旗下上海维娜不少于70%的股权。

不过,2022年1月,江苏吴中再次发布公告称,在对上海维娜进行尽职调查期间,发现维娜香港有限公司及李善用存在诉讼纠纷且未完结。为维护公司权益,江苏吴中要求维娜香港和李善用对上述事件做出真实合理的解释,但未能收到任何回应。据此,江苏吴中决定终止对上海维娜的收购。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显示,李善用目前为上海维娜的法定代表人。此外,青眼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发现,上海维娜有多起法律纠纷,包括劳动合同纠纷、服务合同纠纷、名誉权纠纷等。

据上海维娜官网介绍,其成立于2003年,是韩国独资企业,是集化妆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企业。目前其在全国拥有3万多家维娜店铺,2019年达成约22亿元销售额。

06

官方发布23条政策促增长

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激发市场活力 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以进一步精准帮扶市场主体,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提振市场信心,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其中有不少惠及化妆品企业。

《若干措施》提到要优化市场主体准入准营环境,压缩化妆品企业新办生产许可证时限,将符合条件的化妆品生产许可核发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

在助力市场主体提升竞争力方面,要提供普惠技术服务。推进公共技术平台开放共享,推动大型检测仪器设备尤其是高端仪器设备向企业开放,满足企业研发、检测需要。对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中小微企业提供委托检验5折收费优惠政策,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检验菜单式免费的技术咨询与培训服务,强化企业科研能力培育。

此外,助力市场主体提升竞争力相关举措还包括:发展知识产权金融;深化实施专利转化计划,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助力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创新企业名称保护机制;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围绕打造一流竞争力企业实施“卓越企业启航计划”;深入推进实施深圳标准认证;发挥信用体系助企作用;规范涉企收费等。


【版权提示】

东耳文传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614638114@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美美与共 东耳文传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永康街697号

邮箱:mucheng2009@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东耳(金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CP备12027953号-5

  • 微信公众号
  • 东耳头条号
关注我们:
  • 首页
  • 联系电话
  • 返回顶部
  • 跳过